本刊讯(采编 苗渲明)2020年12月11日,由新华三集团、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“新华三杯”十周年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(简称大赛)圆满落幕,主办方举行了隆重的线上闭幕式。大赛旨在推动学生、院校、企业三方互动,积极探索数字化高科技人才培养思路,丰富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,建立良性的就业生态圈。大赛与500多所院校展开合作,在全国设立220余个赛场,共集结了近2.4万名选手参加,历时6个月,比赛内容之广、参加人数之多、历时之长都堪称历届之最。为此,《
》杂志对大赛的具体承办者——新华三集团旗下的新华三大学进行了采访。
“新华三杯”十周年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线上闭幕式现场
“新华三杯”·十年
白驹过隙间,“新华三杯”已十年。十年间,国家推行教育信息化已从1.0向2.0转段升级。在这十年中,“新华三杯”也从单纯举办网络技术大赛,逐步升级为ICT(信息通信技术)大赛,直到今天的数字技术大赛。今年的大赛之所以创下“新华三杯”的历史新高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赛“零门槛”的设定。一方面,大赛对学生是免费的,另一方面,学生无需任何资历就可参与,且可以个人身份参赛。这无疑给了广大学生展示才华的巨大空间。此外,更重要的是,大赛主办方还与全国院校及合作伙伴一道,不负学生热情,不仅在特殊时期采取细致周到的措施,以线上直播、社群互动等多种方式持续提供技术讲座和赛前指导,还为参赛学生了搭建就业、创业的广阔平台,真正落实了“以赛促学习、以赛促教学、以赛促就业”的庄严承诺,凸显了企业办赛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
正如新华三集团副总裁、新华三大学执行校长李涛在闭幕式上所言,“大赛始终紧扣行业前沿技术热点,兼顾理论科研与实践应用,为大学生ICT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交流与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渠道和平台”,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赛中成长、收获,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院校和企业加入到大赛中,推动产教融合不断深化。可以说,“新华三杯”的十年,是不断突破和完善自身的十年,也是兑现社会责任和彰显社会价值的十年。
新华三集团副总裁、新华三大学执行校长李涛
作为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(2021年举行)的承办方,《
》杂志深知举办大赛的不易,也深知高校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中的困难与艰辛,从而深深感受到:正是因为有了像新华三这样把社会责任放在心中的企业,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才能不断深化,微观上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提升,宏观上则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教育品质提升。
新华三大学·逆势增长
然而,2020年也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。如同许多培训机构一样,新华三大学今年也经历了“至暗时刻”,但最终,其凭借自身的敏锐性和前瞻性,以及新华三集团坚强的后盾,及时展开数字化转型,实现了逆势增长。这一方面归功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助力,以及新华三集团把握住新基建浪潮的机遇,业务不断拓展,使得更多客户在技术、产品、解决方案上有了深入交流的需求;另一方面,也归功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。特殊时期,新华三大学实现了整体服务交付方式的线上化,不仅实现了慕课、常规直播课的即时共享,更实现了在线实验、虚拟实验等ICT课程的高效畅通。
在当前“百行百业+数字”的大环境下,新华三大学清晰地认识到,自身面对的是以立体化学习应对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挑战。因此在产教融合方面,新华三大学近年来持续发力,致力于打造紫光芯云产业学院,正所谓“芯云一体”,其目标便是打造从芯到云都完全自主可控的整体信息架构、信息解决方案,并与新华三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匹配。
芯云一体·产教融合3.0
与之前把课程给到学校、只对薄弱校提供一些辅导相比,芯云产业学院所聚焦的正是产教融合3.0阶段的深度融合需求。这其中,“共建”成为关键词:一方面是资源共建,新华三与学校双方都投入新技术、资源、设备等,共同提升学校的硬件装备和科研水平;另一方面是科研共建,与学校一起做科研,通过申请教育部的产教融合基地、教师培训基地等,在人才培养上深入布局。此外,新华三也助力学校的应用开发,包括智慧校园建设方面。不仅如此,新华三大学还参与学校的社会服务相关课题,使得芯云产业学院从单纯针对学生,变成同时面向师生,产教融合水平得到极大提升。下一步,新华三将继续向产教融合4.0升级,逐步打造生产型的产业学院,从以学习、培养为主,转向与产业相联系,使培训最终服务于实际生产,目前试点项目已经开始。
新华三大学多年来深耕产教融合领域,取得了诸多成果,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认可,既是教育部认定的企业教师实践基地,也手握教育部正式公示的“数字工匠”项目,更成为培训评价组织,在“1+X”证书方面,持有包括集成电路、智能网络、无线网络、大数据在内的4个“X”证书。
下一个十年,新华三大学将继续助力集团深化开放式格局,实现更深层的产教融合,与更多高校和合作伙伴携手,共同致力于促进IC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合力构建面向新型教育和人才的新生态,培养符合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。新华三将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践行企业社会责任,为中国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,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之路。 |